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召唤之三国霸业 > 第0567章 朝廷隐忧

第0567章 朝廷隐忧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大汉国初平四年六月中旬,伏完携带家人,由徐州乘坐北疆的大船赶到了泉州。

伏完乃琅琊东武人,中兴名臣伏湛之后。伏家是汉朝的儒学世家,以研习《诗经》名扬天下。

自汉武帝时候起,伏家名儒、名臣便层出不穷。伏湛的九世祖伏胜,字子贱,即济南(郡治今山东章丘南)人、西汉经学家伏生。伏湛的高祖父伏孺,在汉武帝时,客居东武讲学,于是把家安在那里。父亲伏理曾是汉成帝的老师。而伏湛本人更是光武帝朝的大司徒、阳都侯,甚为光武帝所倚重。

伏湛的五世孙叫伏无忌,是东汉的一个大儒。永和元年,他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《五经》、诸子百家和气术。后又与黄景、崔寔(崔寔是崔烈的堂兄弟)等人共撰《汉记》。其女儿是汉顺帝的贵人。其子伏质曾官至大司农。

伏完是伏无忌的孙子,他的夫人是汉顺帝的女儿阳安长公主。公元190年(初平元年),董卓挟持汉献帝到长安,伏寿跟随,此时她已入掖庭为贵人。这次李翊到关中勤王成功,把天子接到了北疆,他的一干妃嫔自然也是跟着来了北疆。而且要是历史不偏离轨道的话,这位伏贵人将来还会成为刘协的第一位皇后,只不过现在李翊的到来,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发展的轨迹,这个事情还会不会发生却是不知道了。

伏家既是世代名儒,又是世代高官,更是皇亲国戚,门第极为显赫。

伏完和夫人到达泉州的时候,长公主亲自赶到泉州城外迎接自己的姑姑、姑父,而天子和伏贵人也亲自赶到泉州来迎接,礼节甚厚。

早在汉灵帝准备诛杀何进的时候,伏完就感觉到形势不对,于是他带着夫人回老家避祸去了。当时的伏寿不过是刚刚十岁的小女孩,跟大哥伏德一起留在了洛阳。后来董卓把刘协扶上皇位,并且在民间为其甄选妃嫔的时候,把伏寿选入了宫中。

这次伏德随天子和百官到达泉州后,知道朝廷大军迟早要渡河南下平叛,中原战火还要持续多年,而自己家是皇亲国戚,容易被奸侫挟持为人质。所以他急忙派出亲信携书赶到琅琊,请父亲尽快举家迁到河北,以免遭遇不测。

此时公孙瓒正在北海攻打孔融,徐州陶谦的大军也在琅琊郡集结,青、徐一带烽烟四起。东武城就在北海和琅琊两郡的交界处,孔融一旦战败,东武必定遭殃,伏完为此恐惧不安。正好伏德的书信到了。伏完喜出望外,毫不犹豫,马上带着家人向河北迁移。他没有走陆路,而是乘船从海路赶到了泉州。

伏完在泉州和蓟城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,遇到了很多朋友,心情非常好。

然而,在蓟城新宫吃了一餐饭后,他的心情就非常糟糕了。

那天,天子在宫内宴请伏完和阳安长公主。万年长公主因为身体不适,没有到场。

天子当着伏完和阳安长公主的面,发了一通牢骚:“朕过去说话不算数,是因为叛逆把持朝政。现在朕说话不算数,是因为朕的姐姐把持朝政。朕想恢复五等爵位制,以便尽快招抚各地州郡大吏共定天下,但姐姐不同意。姐姐非要打仗,非要诛杀叛逆,非要涂炭生灵。朕想发兵去救孔融,姐姐也不同意。孔融败亡了,朕失信于天下,朕的威信还怎么建立?”

天子发了一顿牢骚,然后又说道:“姐姐是为朕好,是想保住朕的江山,这朕知道。但姐姐太霸道了,她把朕当作一个三岁小孩,抬手就打,张口就骂,朕实在受不了。朕已经十三岁了,是个大人了,朕为什么就不能做几件自己想做的事?朕现在连救一个大臣的权力都没有,朕这皇帝当着还有什么意思?”

“过去朕误解了骠骑大将军,以为骠骑大将军会像长安那些叛逆一样把持朝政,但结果朕错了。朝廷刚刚重建,骠骑大将军就修改了兵制,把军队交给了朝廷,把很多大将召回了泉州和蓟城,他自己干脆跑到大漠去了。父皇说得不错,骠骑大将军是个忠臣,父皇临终前把重振大汉的重任委托给骠骑大将军是对的,父皇的确英明。但父皇大概不会想到,他最喜欢的女儿竟然把朕一脚踢开,自己独揽大权。”

伏完和阳安长公主目瞪口呆。两人对蓟城朝廷的事,一路上已有耳闻,但他们没想到姐弟之间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。

“朕知道,长公主的背后,有骠骑大将军给她撑腰。长公主十五岁就到了北疆,她一直在骠骑大将军的呵护下长大,无论她做错了什么,骠骑大将军都会护着她,宠着她,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,但朕呢?朕的委屈向谁倾诉?”天子苦笑道,“朕想中兴大汉,朕想保住祖宗江山。朕不是昏君,朕到了北疆,知道了新政的好处,知道北疆诸将都是忠臣,知道河北大吏都是贤良,但朕知道又有什么用?朕在姐姐的眼里,什么都不懂,什么都不会,就是一个亡国的小昏君。朕的苦,谁知道?”

阳安长公主看到天子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,心里一酸,想劝两句,但随即被伏完严厉的目光制止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